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 热门 >  >> 正文

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_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

来源: 互联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04 10:56:23


(资料图)

1、孔子说:“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;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。

2、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,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。

3、”愤: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。

4、悱: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。

5、“举一隅”三句: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,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,就不用再教他了,因为他不用心思考。

6、名句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说的是: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,想说却说不出来时,就不去开导他;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,就不去启发他。

7、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,先让学生积极思考,再进行适时启发。

8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掌握时机,循序渐进的道理。

9、当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时再去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